在推动非公企业团建的过程中,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:
以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为突破,推动会计师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等重点行业以及开发区、产业集中区、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非公企业团建。2012年全省推动成立了省注协、律协、旅游、黄金、烹饪等5家行业团工委。
以“创先争优”活动为契机,促进已建团非公团组织不断规范建设,逐步提升工作活力。2012年,向全省新成立的非公企业团组织集中赠送了1000个“团务百宝箱”,编印并下发了《非公企业共青团工作实用手册》、《非公企业共青团工作案例》6000余册。
按照适度匹配,属地管理,责任到人,把已建非公企业团组织全部纳入省、市、县(区)三级包括开发区团组织联系指导名册。全省整体联动、重点突出,分别建立了民营100强、60强企业团建联系指导名册。
加强工作督查,先后组织4次数据库信息自查核查活动,并将抽查结果及时通报各地。
以评选表彰和选树典型为激励,充分调动非公企业建团积极性。2012年,开展了非公企业先进团组织和个人专项评选表彰活动,分别表彰了100名非公企业优秀团组织和个人。
加强非公企业团干部培训,努力提高非公企业团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,全年共培训非公企业团干部近4000人。八是注重工作资源向非公企业倾斜,主动将“青年文明号”、“青年岗位能手”、“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”等青字号品牌活动主动向非公企业延伸,促进非公企业团组织活力提升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